《永乐大典》能永世快乐吗?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9-30 19:00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朱炳仁随语第三十二期
1403年,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“靖难”之名起兵,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政权。朱棣称帝后,做了三件“永乐”的事情,分别为:改年号“永乐”,铸永乐大钟,修《永乐大典》。
朱棣画像
朱棣言:“斯民小康,朕方与民同乐”。据载,永乐年间,朱棣重视经济,勤政爱民,善用人才,振兴文化,百姓安乐,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,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,国力达到鼎盛,后世评价远迈汉唐,尊称朱棣为永乐大帝。
北京大钟寺 永乐大钟
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,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,铸造于明永乐年间,所以叫“永乐大钟”。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,通体褚黄,高6.75米,重46.5吨,重量是号称最大的商周青铜器后母戊鼎55倍,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,铭文字数是479字毛公鼎的460倍。
大钟铸造精致,钟形弧度多变,周身无磨削加工痕迹,以火为笔,以铜为墨,光洁挺秀,23万金字书写精湛,充分显示铸造工艺高超,奇妙独特。材料定量分析,铜80.54%,锡16.41%。青铜的机械性能曲线显示,当含锡量在15%至17%时,抗拉强度,声学性能达到最佳状态。永乐大钟在世界青铜史上无疑是神一样的存在。
朱棣做的第三件永乐大事更是超前绝后,独步无双——编纂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《永乐大典》,彰显大明远迈汉唐的文化气魄。他给“大明第一才子”解缙等下了一道圣旨:“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,篇轶浩繁,不易检阅,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,而统之以韵,庶几考察之便,如探囊取物尔。”
解缙领命而去,第二年编纂《文献大成》呈上,朱棣不满意,认为太过简略,复命姚广孝与解缙同监,动员儒臣文士3000人参加编校。到永乐六年,这部鸿篇巨制终于完成。它共有11095册,22937卷,数字达到惊人的3.7亿!一字一画均为手书手绘,令人惊叹无语。
《永乐大典》内描绘的各式人物
这套名为《永乐大典》的巨著,收录了上自先秦、下迄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,除了“经史子集”,还包含天文、地志、阴阳、医卜、僧道、技艺之言,还带有插图,为后世网络时代的“百度百科”一开先河。
《永乐大典》
这部堪称“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”修成后,作为皇家藏书,却秘不示人。因为体量巨大,皇帝们都没有翻阅过几次。但它却是嘉靖皇帝的最爱,他经常在案头放几本,时时翻阅。嘉靖三十六年(1557),北京宫中失火,《永乐大典》经抢救免于焚毁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嘉靖怕孤本再遭意外,他命大臣仿照原本摹写《永乐大典》副本,“贮之他所,以备不虞”,副本与正本格式、装帧一致,两本分藏于文渊阁和皇史宬。
《永乐大典》嘉靖副本“水”字册
然而,自从副本完成后,《永乐大典》正本就下落不明了,至今也是一桩悬案。不幸的是,副本虽然存世,却也是命运多舛。至清代历遭战火及官员们监守自盗等厄运,到乾隆五十九年(1794),《永乐大典》副本已有千余册去向不明。在庚子事件时,也只剩下600多册,大部分《永乐大典》散失了。据统计,已存的《永乐大典》目前有400多册,散落在8个国家,总数不及原书的4%。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224册,堪称“镇馆之宝”,占存世《永乐大典》一半以上。
《永乐大典》分别为卷2268-2269“湖”字册卷7391-7392“丧”字册
1912年,鲁迅先生就曾助力将60册大典(卷6523“妆”字册)移交给京师图书馆,开启了《永乐大典》入场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。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图书馆先后从苏联、德国等收藏机构及私藏家手中收集多册《永乐大典》。
《永乐大典》卷6523“妆”字册
《永乐大典》珍贵稀有,发现一册都是了不得的大事。1983年,国家图书馆突然收到一封信,说在山东掖县一位农民孙洪林的家中,竟然发现了一册《永乐大典》。这一册是《永乐大典》(卷3518、3519“门”字册),最早存放在他的姑奶奶家。老太太不识字,把书的“天头地脚”裁了下来,用来夹鞋样,卷烟叶。幸运的是,农家妇女继承了祖上“敬字惜纸”的传统,凡是有字的部分没有损坏,使这册《永乐大典》的内容得以完整保存。
本册《永乐大典》中的“凌花双龟背”图在朱炳仁为国家典籍博物馆设计大门时采纳。
我曾经去北京的大钟寺礼瞻永乐大钟,以为标杆,多次为庙宇及胡雪岩故居等场所铸钟,还特地去观赏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内展出的《永乐大典》。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整修时,我和同事参与了建筑铜大门的设计制作。正因它代表了国家图书馆最直接的形象,在设计时,我们借鉴了《永乐大典》“门”字册中的插图“凌花双龟背”图。其图案是四凌花,花旁边有两个纹样,它取名双龟,运用其吉祥、祥瑞,长寿、永恒的概念,“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”。
朱炳仁设计建造国家典籍博物馆铜门
永乐,永乐,永世安乐。时至今日,永乐的年号早早“躺平”,《永乐大典》亦仅存世百分之四,唯有永乐大钟这粒文化之硬核,保存完好。“草深宜伏鹿,松老欲成龙”,每当新春,沉寂一年的大钟声起雷鸣,时刻提醒着守护优秀文化遗产中创新前行的责任。无伦多少艰辛,唯此不移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TOP
BOTTOM